皇甫嵩出身于将门世家,祖父皇甫旗曾担任东汉扶风郡都尉,父亲皇甫节曾担任东汉雁门郡太守,叔父皇甫规曾担任东汉度辽将军。
皇甫嵩年轻时有大志,文武双全,喜欢阅读《诗》《书》,擅长弓箭骑术;
他最初先后被州郡举荐为孝廉、茂才,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都曾先后征召他为幕僚,他都没有就任。
汉灵帝刘宏以公车之礼征召皇甫嵩为议郎,不久又升任北地郡太守。
中平元年,黄巾军叛乱,黄巾军首领张角、张宝等人聚众数十万人,劫掠州郡,残杀官吏,青州、徐州、幽州、冀州、荆州、扬州、兖州、豫州等州郡的百姓纷纷响应,朝野震动。
朝廷诏命各州郡修筑城池,整顿器械,以防备黄巾军进攻。
同年三月,汉灵帝刘宏主持朝议,皇甫嵩建议解除党禁,拿出宫中藏有的钱财及西园中豢养的马匹,以赏赐将士,激励军心。
“刘宏听从,又诏命征召天下兵马,选拔将领,任命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持有节仗,与右中郎将朱儁等人一起讨伐黄巾军。”
“同年四月,皇甫嵩、朱儁各自统率一支军队,共计兵马四万人,前往征讨颍川郡内的黄巾军。”
“朱儁率领前军与叛军将领波才交战,战败,皇甫嵩进兵据守长社城。”
“叛军将领波才率兵围城,皇甫嵩兵力不足,将士恐惧,皇甫嵩于是召集将士,表示用兵变化不在于士兵人数的多少,如今叛军依草结营,可以采用火攻;”
“如果在夜里发动袭击,纵火焚烧敌营,叛军必然大乱,到时再出兵攻击,四面合围,就能取胜。”
“傍晚时分,皇甫嵩借助大风,下令全军士兵都携带杂草等候出城,又命令精锐士兵率先出城潜入敌营外围,纵火焚烧敌营,与城中的士兵举火为号。”
“皇甫嵩趁势击打战鼓,率军进攻,叛军受到惊扰大乱,纷纷四散奔逃。”
“同年五月,恰逢刘宏派遣骑都尉出城率军前来,皇甫嵩与曹操、朱儁合兵一处,继续对叛军发动进攻,大破黄巾军,斩杀敌军首级数万。”
“战后,皇甫嵩因功封为都乡侯。”
“皇甫嵩、朱儁乘胜追击,继续率军进讨汝南郡、陈国两地境内的黄巾军,追击叛军将领波才抵达阳翟县,又在西华县击败叛军将领彭脱,黄巾军残部或投降,或溃逃,颍川郡、汝南郡及陈国境内的黄巾军都被平定。”
“同年八月,皇甫嵩率军在仓亭击败另一支黄巾军,俘获叛军将领卜巳,斩杀七千余敌军首级。”
“当时,北中郎将卢植及东中郎将董卓率军讨伐河北境内黄巾军首领张角,无功而返,刘宏于是诏命皇甫嵩进兵讨伐河北境内的黄巾军。”
“同年十月,皇甫嵩与张角之弟张梁在广宗交战,叛军骁勇精锐,皇甫嵩不能取胜。”
“次日,皇甫嵩关闭营门免战,以观察敌人动静,等到叛军松懈之时,皇甫嵩连夜调兵发动攻击,大破敌军,斩杀张梁,斩获敌军首级三万余,被河水淹死的敌军五万余人。”
“皇甫嵩又下令焚毁叛军辎重车辆,俘虏叛军家属及部众;”
“此时张角已经病死,皇甫嵩将其剖棺戮尸,并将首级传示京师。”
“同年十一月,皇甫嵩又与巨鹿郡太守、右冯翊郭典合兵攻击驻扎在下曲阳县的黄巾军,斩杀黄巾军首领张宝,斩获敌军首级十万。”
“皇甫嵩因功升任左车骑将军,兼任冀州牧,晋爵为槐里侯,封邑八千户。”
“黄巾军平定后,汉灵帝刘宏改年号为中平。”
“皇甫嵩又上奏,请求减免冀州地区百姓一年田地赋税,以赈济饥民。”
“刘宏采纳,冀州百姓感激皇甫嵩,作歌谣以称赞其仁德。”
“皇甫嵩讨平黄巾之乱,名声传扬天下,而东汉末年,朝政废弛,纲纪混乱,汉阳郡人阎忠以汉初名将韩信功高震主,最终被诛杀的事迹作为案例,奉劝皇甫嵩在冀州举兵反叛,僭越称帝。”
“皇甫嵩听了深感恐惧,表示黄巾军叛逆刚刚被剿灭,如果妄自居功自傲,举兵反叛,必然走向灭亡;”
“自己恪守臣下的本份,忠于汉室,就算死了也能留下忠义的名节,传于后世。”
“皇甫嵩拒用阎忠的计谋,阎忠逃走。”
“先前,湟中义从胡首领北宫伯玉与先零羌叛乱,以金城郡人边章、韩遂为统帅,举兵攻杀护羌校尉伶征、金城郡太守陈懿。”
“中平二年三月,北宫伯玉与边章等人率领叛军进攻三辅地区,朝廷下诏皇甫嵩移兵镇守长安,讨伐叛军,以保卫汉朝皇室陵墓。”
“当初皇甫嵩率军讨伐黄巾军首领张角时,经过邺城,偶然看到中常侍赵忠的宅邸房屋僭越礼制,于是上奏朝廷,导致赵忠的宅邸被没收。”
李白:皇甫嵩出身于赫赫有名的望族,其父皇甫节,曾任雁门太守,叔皇甫规,为一代名将。
对于将门子弟而言,弓马娴熟是其必修课和必备素质,而皇甫嵩在弓马娴熟的同时,还好《诗》《书》,这就是安定皇甫氏特别的家族传统,即兼善文武。
而且,这样的出身也必然赋予皇甫嵩极高的功名期许和人格期待,这也是他以后成长为名将的重要原因。
成年后,皇甫嵩举孝廉,任议郎,接着出任北地太守。
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河北、中原一带遍地烽烟。
作为“天下之中”的洛阳人心惶惶。汉灵帝召集军事会议,安排洛阳防卫。
皇甫嵩这时也已被调至洛阳,参与会议。
会上,他建议解禁党锢,拿出宫内钱财、西园御马,以奖励和充实军队。
汉灵帝采纳了皇甫嵩的建议,并且将精锐的北军近卫军、三河骑士4万余人整编为两军,前往颍川,镇压黄巾军。
左中郎将、持节皇甫嵩统帅其中一军。
在颍川郡治长社县,皇甫嵩被黄巾军包围。
这已经是另一支汉军朱儁战败之后的事,汉军情势非常不利。
危难之际,皇甫嵩临危不乱的大将之才显现得淋漓尽致。
他安抚部下说:“兵有奇变,不在众寡。”
然后设奇计惑乱对方,趁夜出击,大获全胜。
这是皇甫嵩对黄巾军的第一战,颍川、汝南等地得以平定。
接着,皇甫嵩率军东进,在仓亭,擒斩黄巾军将领卜已。
此时,董卓等刚吃完败仗,是皇甫嵩力挽狂澜,继续进攻,击败了张梁,彻底扭转了不利局面。
然后,皇甫嵩率军北上常山,击败张宝,摧毁了黄巾军最后一支主力部队。
烽火燎原的黄巾起义至此告终。其间战功,皇甫嵩稳居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