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音应该都没有见过世子堂兄,况且……”宁宛低声说道。
薛凝嫣知道她的意思。早先楚落音曾因为青梅竹马的缘故对元方睿动了心,可后来元方睿娶了秦温宜,她自然也渐渐放下。还是宁宛劝过她一次,她才又正视了自己的感情。
这两年大家明着暗着,不知见过多少次苏子昂拐着弯送她东西。男女不能私相授受,好些小物件还是从宁宛、薛凝嫣那绕了一大圈才到了楚落音手里。
都这个样了,楚落音自己去贴宁王府,自然是不可能的。
“落音虽应付宫里那些事没什么问题,可她自己并不喜欢。”薛凝嫣说道,“这件事十有八九是楚夫人一厢情愿,只是不知道宁王妃怎么想了。”
“王妃婶婶不会同意的。”不知怎么了,宁宛突然想起了自己去宁王府时意外遇见的那位姑娘。
那位名叫林欣的,被外面称为小傻子的姑娘。
见薛凝嫣和燕月悠都有些不解地看向她,宁宛顿了一下才接着道:“王妃婶婶自有她的考量,有些事现在还没解开,我们只管等着就好。”
有关林欣的事情,现在还没什么实质的进展,这件事又和当年的某些事情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宁宛一时也不便同薛凝嫣、燕月悠细说。
“楚夫人未免想得太简单了,宁王殿下若这时候同意了这门亲事,才是给自己找了麻烦。”薛凝嫣接着说道。
其实薛凝嫣说得不错。太傅大人不站队是最好的,假若真的让楚落音嫁给元方旻,那原本可以韬光养晦的宁王就一下子成了风口浪尖上的人,这对他们才发展起来的队伍来说,是件不好的事情。
圣上现在要的不是一家独大,而是齐王宁王互相牵制,至于牵制到什么时候,还是圣上说了算。
宫里的焰火表演一直持续了半夜,期间不过是品茶饮酒,或有歌舞,一派祥和。这其中又要数陆煜和元方瑞两个小家伙最招人喜欢。
陆煜已经快七岁了,显然像个小大人,带着自己的表弟给长辈们说吉祥话,两个人得了不少好物。
至和帝年纪大了,越发喜欢这些小辈,还特地把他俩招到身边,搂着两个小不点说了不少话。
陆煜虽沉着,可元方瑞惯是个会说好话的,把至和帝逗得哈哈大笑,至和帝高兴,又赏了不少东西。
只是燕王妃可就从头担心到尾,生怕自己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世魔王”说出什么不对的来。
幸而元方瑞是个聪明的,倒是什么错处都没有,只是逗趣了。
不过要说这两个小子同谁的关系最好,那倒要说宁宛了。兴许是因为小时候和他们玩过,两个小不点对宁宛好像有着天然的信任。
前年三个人的秘密,元方瑞到今年竟然还记得,两人来找宁宛玩的时候,元方瑞还特意趴在宁宛耳朵边又说了一次,生怕自己这个姐姐给忘记了。
宁宛自然是没忘的。已经远嫁东黎那么多年的宜和公主,那一年突然送了一架屏风来贺寿,本身这件事就有点看不透,更何况,陆煜和元方瑞还发现了一些不对。
这一年的年节,就在这样的表面繁荣中安稳度过。这样倒也还好,宁宛回了府上,沉沉地睡了一个好觉。
对宁宛而言,这一年的正月风平浪静,不过是初一拜了年,十五赏花灯。可对燕王而言,却是另一番境遇。
才刚过了上元节,他和燕王妃两人领着元方瑞到宫里去看自己的母妃时,两人就大吵了一架。
燕王的生母李修仪位分一直不高,即便是诞下了燕王,也没得一个妃位。后宫的人都知道李修仪依附建德皇后,可大家又都觉得,燕王好像并不和他的母妃想得一样。
事实倒也确乎是这样。正如宁宛从前所想,燕王和燕王妃都是聪明人。
那天原本也就是燕王一家前去李修仪那里吃一顿饭,送些东西,谁知李修仪竟又是提起了那些旧事。
“今年年下,皇后娘娘赏了不少东西。又说,齐王也是夸你有作为。近来本宫都不听说你做了什么,要说西南的事情也过去够久了,不该总藏着掖着的。”
李修仪出身不高,可在宫中过久了,却总刻意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来。就像她此刻满身戴了许多首饰,年纪比她小上好多的燕王妃都不这么打扮。
她一面说一面翘着小指,拈起汤碗里的勺子,喝了极小的一口。却不知这作态,处处都透着一股子不和谐。
燕王妃闻声无言地看向自己的夫君,复而又低下头,只管吃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