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4章 我不读兵书,但我代表兵家,谁有意见(2/2)

当年那个酷吏的所作所为,都在一场致仕风波里被盖棺定论。

如今退休的张汤,看似沾染了一身污泥,可不碰官场,仅以法家门徒自处时。他何尝不是逆境重生,铸就了一道金身呢

张汤本就是曾经官居三公的人物,又有法家这个强盛学派做后盾,他的到场,算是今天最重量级的一个人物!

额……

倒不是说大司马骠骑将军不是重量级,主要是霍去病的学派身份存疑,他也无意掺和学派争斗。

纯属是来给自己小老弟捧个人场的。

这位主。

在之后可预见的学派争锋中,不能算作参会选手,顶多算个……混子吧。

临近巳时。

前面该来的、要来的小虾米、大鳄鱼,基本已经到齐,这时候,掐着点、算着人的最后一个学派。

压轴登场了!

不是儒家还能是谁

今天本该董仲舒来,当年皇帝陛下正式掌权之初,召天下贤良文学之士入京,参与者遍布诸子百家。

便是在那一次,董仲舒以‘天人三策’击败无数对手,打动皇帝的心,随后将儒家一举推上神坛!

也给自己铸了一道金身……

现在。

又有太子召百家门人,齐聚博望苑。

诸子百家贼心不死,欲要行鬼祟之事,儒家岂能不到场儒家到场,董仲舒岂会不来

但因不可抗力,他确实没来……

董仲舒想来,可不巧的是,皇帝今天特别想见他,一早便将其召入宫中。

不得已。

儒家领衔人物,换成了孔安国。

至此,诸子百家中该到的都到了,没到的,那就是真没法到。

比如,杂家,阴阳家。

原本在大汉,杂家也是有代表人物的,而且尊贵无比,很可惜,他造反了,连带着杂家也被杀惨了。

是的。

说的就是淮南王刘安,还有他那数千门客。

由于淮南王大肆招揽杂家门人的缘故,在他造反失败后,杂家被打上了乱臣贼子的标签。

他们敢来博望苑,刘据都不敢让他们进门!

而那阴阳家。

刘据可以放他们进来,不过估计他们没那个胆子。

须知,大名鼎鼎的文成将军,皇帝座上宾的方士少翁,可是被太子硬生生堵在未央宫里。

先扒个精光,再打个半死,最后一命呜呼啊!

血淋淋的例子摆在这儿。

还有哪个阴阳家门人敢在太子面前晃悠还来博望苑是找刺激吗

“诸位!”

接士殿内,群贤在座,刘据端坐于主位,抬手压了压,殿内嗡嗡嘈杂声随之停下。

见众人都将视线投向自己,刘据适才温和笑道:“今日大家能齐聚于此,是给孤面子。”

“在此谢过了。”刘据朝周遭拱手一礼。

两个托最先表态。

李广粗声道:“那是,老夫冲的便是太子。”

霍去病正襟危坐,肃然道:“太子的面子,必须给。”

他俩话都撩出来了,太子礼也施了,旁人还能说什么,顺势应了下来呗,庄青翟、张汤等人齐齐拱手,口称:

“殿下言重……”

大殿内一阵轰鸣声,而在大殿角落一个正奋笔疾书的青年听来,心中只感太子手腕超绝。

今天诸子百家齐聚博望苑,是看在太子的面子上吗

不尽然。

想寻求进身之阶的小门小派或许是,但道家、法家,却是存着与儒家打擂台的心思,他们来,是为仇敌而来。

儒家更不用说。

是为了镇压宵小而来!

可太子一句客套话,便将诸家齐聚的原因,归于给自己面子,诸家还顺势应了。

别小看这一说一应,无形的威望、名声,就是如此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即使太子今天一个贤才都没招揽到,仅凭刚刚的一番话,也已经是大有收获。’

‘董师诚不欺我啊!’

司马迁心中感慨,笔尖动作却一直没停,他今天的任务,便是记录下众人的言行举止。

他不代表儒家。

司马迁的确称呼董仲舒为老师,那是因为他跟着人家学《春秋》,可除了儒家经义,司马迁也学其他经传呀。

谁说老师就只有一个

司马迁的主业,其实还是受他父亲司马谈、以及列位先祖的影响,主要负责写史。

此时此刻,他正在做的,便是记录历史。

而派他来的,是皇帝!

某种角度来说,司马迁代表的是皇帝的眼睛,因为他落于笔下的文字,最终都会落于皇帝眼中……

“既如此,孤便不再多啰嗦,今日是太子宫招揽俊才的策问,孤只有一个问题,你之才学,是否于国有用”

“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奥,得提醒一句。”刘据笑道:“只谈才干哦。”

他意味深长的话语,使得殿内众人一阵哄笑,并非爽朗的笑,而是充满火药味的……

冷笑!

@全本小说 . www.iqb9.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全本小说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