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有过去多久,周益民终于回过神来,然后说道:“我想到了一个产品,叫空气炸锅,也许能满足你们说的需求。”
两个年轻人眼睛一亮,迫不及待地问道:“周股长,什么是空气炸锅?快给我们讲讲。”
周益民清了清嗓子,开始详细地描述起空气炸锅的工作原理和大致构造。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努力让两个年轻人能够更好地理解。
那两个年轻人听得十分专注,不时提出一些问题,周益民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在周益民讲解的过程中,李崇光也走了过来,他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
当他听到周益民描述的空气炸锅的相关内容时,眼中不禁露出一丝惊讶和赞赏。
他没想到,周益民虽然没有专业的科研背景,但思维如此敏捷,能够迅速联想到这样一个具有创新性的产品。
看来自己之前,还是小看了周益民的能力,要知道他们这个科研室成立了一段时间。
不过一个合适的产品都没有拿得出来,基本上还在摸索的阶段。
没有想到周益民只是听了一下,就能想到合适的产品出来。
看来传闻还是有点保守,周益民的能力,还要在传闻之上。
就算是李崇光自己也做不到这里,不然也不会这么久,都还没有一件产品开始研发。
而那些之前对周益民持怀疑态度的科研人员,此刻也渐渐被吸引了过来。
他们虽然嘴上没有吭声,但心里也对周益民所说的空气炸锅产生了一丝好奇。
有的人甚至在心里开始重新审视周益民,觉得或许这个高中生真的有两把刷子。
不过也不会,只是听说,就立马想出对应的产品出来。
然而身为大学生的他们,还是一头雾水,一点思绪都没有。
他们都开始怀疑,周益民真的只是一个高中生吗?
随着周益民的讲解深入,两个年轻人的眼神中越发闪耀着兴奋的光芒。
他们意识到,周益民提出的这个空气炸锅概念,如果真的能够研制出来,很可能会成为一款极具市场潜力的产品。
其中一个年轻人激动地说道:“周股长,你这个想法太棒了!要是我们能把它做出来,肯定能大卖。”
周益民笑了笑,说道:“想法是有了,但要把它变成现实,还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这时,李崇光开口说道:“益民说得对,科研就是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既然有了新的思路,我们就好好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把这个空气炸锅研制出来。”
他一边说着,一边目光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眼神中充满了鼓励和期待。
那些之前对周益民不太友好的科研人员,此刻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他们虽然心里还有些不服气,但在李崇光的带领下,也愿意尝试着与周益民一起合作。
毕竟,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能够参与一个有潜力的项目,是一件非常有吸引力的事情。
要是,这件产品大卖的话,以后说出去,说有参与过空气炸锅的研发,肯定倍有面,而且厂里肯定少不了奖励。
此时,消息传到了胡厂长耳中。
胡厂长一听周益民提出了空气炸锅这个极具创新性的想法,瞬间激动起来。
他深知这可是科研室成立后的第一个重要产品项目,意义非凡。
而且周益民过往的表现,让他对周益民的想法充满信心,坚信周益民在这方面从不会让人失望。
胡厂长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急匆匆地赶到科研室。
一进科研室,他就大声说道:“同志们,我听说了周股长的想法,这简直太棒了!大家尽管放手去干,咱们厂全力支持。这可是咱们科研室的开门红项目,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坚定的目光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那眼神仿佛在传递着无穷的力量。
随后,胡厂长主动找到周益民,详细了解空气炸锅的研发思路和所需资源。
周益民认真地向胡厂长介绍着,胡厂长一边听,一边不时地点头,眼中满是赞赏。
听完介绍,胡厂长拍着胸脯说道:“益民,你放心,科研室需要什么东西,我亲自调配。要是我调配不了,我就亲自去找上级领导,无论如何,都要给你们把资源保障到位。”
从那以后,胡厂长开启了忙碌的资源调配之旅。
科研室需要一些特殊的电子元件,胡厂长亲自跑到采购部门,与采购人员详细沟通,要求他们务必尽快采购回来。
采购人员面露难色,说道:“厂长,这些元件比较特殊,国内供应商比较少,而且价格也不便宜。”
胡厂长皱了皱眉头,说道:“不管有多大困难,都要想办法解决。咱们科研室的项目不能因为这些问题耽误进度,多找找渠道,就算多花点钱,也要尽快把东西买回来。”
在胡厂长的督促下,采购人员四处奔波,终于在一周内找到了合适的供应商,采购回了所需的电子元件。
在解决了电子元件的问题后,科研室又遇到了新的难题。
他们需要一台高精度的温控测试设备,用来检测空气炸锅的温度控制精度。
胡厂长得知后,发现厂里现有的设备无法满足需求,他决定亲自去找上级领导寻求帮助。
胡厂长来到上级领导的办公室,领导看到他,笑着问道:“小胡,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是不是厂里又有什么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