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3章 反一切炮(2/2)

第三是在战役层面,眼下国军主力已然完全被压制在了大西南,倭寇一旦投降,他们根本来不及在第一时间受降,而一直坚持在敌后作战的我军则要方便快速得多。

国军要想东出,鄂豫皖边区就是他们绕不过去的一堵坚壁,赵骥计划由独立师凭一己之力在此挡住国军全部主力一段时间,而八路军和新四军本部则要抓紧时间接收尽量多的沦陷区土地。

原时空中,国军为什么要集中数十万主力去围攻我军区区数万中原部队,原因就在于此,只不过这一次赵骥不打算搞中原突围了,要打就打一场中原会战!

最后,赵骥向陕北中央提出了一个“大胆”的预测,我军只需要用大概三年左右的时间,就一定能取得全国性的胜利。

原因很简单,就是四个字——民心所向。

相比于接收投降倭军的武器,或者接受美国的经济、军事援助,最广大人民支持谁才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最根本因素,那些表面上的硬件优势在民心面前压根儿不值一提。

看过赵骥的报告,延安一间窑洞里响起一阵爽朗的湖南口音:“这个赵骥呀,倒是比我们还有信心嘞,说是三年就能取得全国胜利嘞”。

另一个川北口音随即接过话头:“也不枉我们当初把独立师划为军委直属部队,给了他那么大的权限,不错,还知道从全局来考虑问题,愿意主动去啃硬骨头,比有些只想着自己山头的同志强多了”。

“重庆那位委员长这下子可是要头疼啰”,湖南口语再次响起,“中央一直没有找独立师伸手要东西,一来是不好意思,毕竟是他们自己攒下的家当嘛,二来也是考虑到需要有一支足够强的部队占据住中原这个关键位置嘛”。

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独立师的存在使得国军在未来的全国战略态势中处于一个极其不利的态势,如鲠在喉,东西调动十分困难,很难把全部力量集中握成一个有力的拳头。

如此明显的局面,重庆那边再迟钝也该看出来了。

“娘希匹!冈村宁次的六十万大军怎么会连个独立师都打不过!简直无能!”重庆南山官邸,一阵喝骂声惊得院中树梢上的鸟儿扑腾着翅膀远远飞走。

独立师与倭军开打以后,鄂豫皖边区周围的国军部队始终保持着坐山观虎斗的姿态,完全没有丝毫趁机收复失地的意思,这既是重庆南山官邸发出的最高指示,也是各战区上到将领下到小兵的多年习惯。

其实别说倭军打的是独立师了,就算打的是国军自己的友邻部队,他们也不一定就会出头当帮手。

微操大师只注意到了独立师的位置让他很不爽,全没考虑过倭军即将战败投降的可能性:“算啦,赤匪留在中原也好,这么多年都是国军顶在正面,也该换他们试一试啦”。

“委座高见,其实独立师看似占据要道,实则是自陷死地”,如果李睿在场的话,一定能听出来答话的是他重要的生意伙伴刘峙大将军,“委座请看,如果我率一部出宜昌,汤司令率一部出豫西,薛长官率一部出湖南,墨三兄再以一部出皖南的话……”

@全本小说 . www.iqb9.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全本小说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