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南京的信心十足不同,即便拥有超过两倍的兵力优势,但王耀武依旧对战胜华中野战军显得心存疑惑。
王耀武在抗战期间就耳闻过独立师的彪炳战绩,但当时防区并不接壤的他并未过多关注这支部队的具体情况。
接掌华中以来,王耀武把情报工作摆在了首位,务实的他从一开始就没有妄想过能把特务打进中野的核心部门去,而是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了搜集中野部队番号、装备水平这些比较容易获得的情报上面。
不搜集不知道,一搜集吓一跳,这帮泥腿子竟然不止成系统的列装了各口径制式火炮,甚至还有了空军和舰队。
这种情况下,王耀武认为要想取胜就必须先取得江面控制权,于是他向南京提出,希望能派出军舰溯江而上,同时抽调华东部队水路并进,逼迫中野向东分出兵力,为自己创造更有利的决胜机会。
王耀武自认为自己这么做完全是出于公心,可不料等来的却是国防部予以拒绝的答复。
国防部给出的官方理由是山东、苏中地区共军猖獗,现今国都不稳,华东国军必须要优先解决苏中共军,短时间内无兵可派。
王耀武冒着得罪南京的风险再次阐述了自己对局势的看法,他认为苏中共军根本不具备威胁南京的实力,不如暂时眼不见为净,就算把他们留在苏中闹腾又能怎样,了不起多扩大一部分解放区地盘,翻不了天的。
华中这边可不同,别看中野现在采取的是守势,可要是一旦自己在交战中折损过大的话,那这头老虎就随时都会猛虎下山,一口咬断粤汉铁路这条国军眼下唯一可以赖以东西联系的大动脉。
中野是绝对比苏中共军更值得全力对付的最优先对手,否则党国危矣!
王耀武言辞激烈的二次上书彻底惹怒了大师,娘希匹,老子给了你十八个整编师还不够吗,是不是要把全国的军队都交给你才行!
陈诚、顾祝同一帮亲信死劝活劝才终于让大师打消了撤职查办王耀武的冲动,只是再次严令他按期出兵,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迁延,否则定当军法从事。
为了鼓励士气,南京国防部还是抽调了一支舰队沿长江西进增援,同时也算是堵上了王耀武最后的借口。
抗战结束以后,国军海军迎来了一波爆发式的实力增长,光是接收的倭寇军舰就有一千二百多艘,此外还有部分美国、英国援助的舰艇,虽然中间许多都无法修复只能报废,但仍然达到了战斗舰艇二百七十五艘、总排水量十九万吨的总规模。
南京这次派给王耀武的是海防第三舰队,这支舰队原本在历史上的名称是江防舰队,但由于眼下长江航道已被中野截断,所以才被命名为海防第三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