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棚桃也下来了,洪泰再次来到文丘县。
他投资的果蔬加工厂已经开工了,这次他投入了3000万试试水。
如果效益好的话,后续还会加大投入。
提及工厂筹备,沈文星着实帮了不少忙。
起初,沈文星得知洪泰涉足果蔬加工行业,心里难免有些膈应,毕竟两人曾是同行,这行业蛋糕就那么大,多一人分羹,压力自然不小。
可洪泰这人能屈能伸,每次见到沈文星,姿态放得极低,一口一个 “沈哥” 叫着,虚心讨教行业经验,态度诚恳得让人没法拒绝。
时间一长,沈文星也渐渐释怀,想着就算洪泰不进来,眼馋这行业利润的大有人在,迟早也会有其他人入局。
洪泰既然已经来了,说不定还能凭借自身实力,挡住一些潜在竞争者,从长远看,未必全是坏事,两人关系也就慢慢缓和,处得还算融洽。
这其中多亏了张扬从中巧妙周旋。
大家本都是朋友,抬头不见低头见,他可不希望日后老友碰面,形同陌路甚至反目成仇。
平日里,张扬没少开导沈文星,化解他心中芥蒂,这才让局面慢慢缓和。
有想法正常,换做张扬,同样会如此。
没有想法才不正常了。
也就是张扬,换做其他人开导,沈文星未必会买面子。
到达文丘县,洪泰便去查看工程进度。
厂房主体已基本完工,各类设备也陆续到位,安装工作有序推进。
对于工程进度,他还算满意。
按照这速度,预计两个月后,工厂便能正式投入使用。
视察结束,洪泰和张扬吃了顿饭就离开文丘县。
随着一辆辆满载蔬果的货车缓缓驶离,文丘县百姓的钱袋子愈发鼓了起来。
这一切的繁荣景象,百姓们心里都清楚,离不开一个人——张扬。
自从张扬来到文丘县,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与项目相继落地,从最初推动蔬果种植产业,到引入深加工项目,再到如今市场的蓬勃发展,一步一步带领大家走上了致富路。
百姓们对张扬满是感激,街头巷尾时常能听到对他的夸赞。
如今张扬在文丘县的声望已经无人能及。
哪怕之前的孙正雄也不行。
县城中,商场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充足的资金注入,让工程进展顺利。
工地上,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建筑工人们干劲十足。
按照目前的进度,明年这个时候,一座现代化的商场将拔地而起,为文丘县的商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而老街改造项目更是进展迅猛,原本破旧的老街如今已焕然一新。
古老的建筑经过修缮,保留了原有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的设施与风格。
青石板路重新铺设,街边的店铺招牌统一规划,古色古香中透着时尚气息。
预计七月份之前,老街就能彻底改造完毕,成为文丘县的一张崭新名片,吸引更多游客与消费者,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这就是张扬来到文丘县一年后的改变。
之前的文丘县曾顶着贫困县的帽子,经济发展滞后,百姓生活困苦。
但在张扬的领导下,短短一年间,文丘县成功甩掉了贫困的包袱,实现了华丽转身,一跃成为西海市Gdp增长最快的县区,老百姓的人均收入也远超其他县区。
这一斐然成绩,不仅在西海市引起了轰动,更得到了省里的高度关注与赞扬。
省委书记特意表扬了西海市市委书记王启鸣和市长赵秉毅,肯定了他们在推动县区脱贫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卓越领导。
被省委书记表扬的王启鸣心情格外舒畅,整个人容光焕发。
省里下辖诸多地市,其中三大贫困县,西海市就独占两席,长久以来,这一直是压在王启鸣心头的一块巨石。
如今,这两个贫困县成功摘掉了贫困帽子,这份政绩实打实摆在眼前,谁也无法抹杀。
虽说西海市目前在全省经济排名中依旧靠后,但贫困县的成功摘帽,已然是了不起的突破。
尤其是青阳县与文丘县一路高歌猛进,发挥出强劲的经济带动效应,来年,西海市极有可能摆脱多年来经济垫底的窘迫局面,甚至有希望跻身全省经济排名前十。
这一预判并非无的放矢,青阳县在特色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上成果显着,文丘县凭借蔬果种植及深加工产业,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实现经济飞速增长,两县宛如西海经济发展的 “双引擎”,带动周边区域协同发展,正逐步改写西海市经济格局。
王启鸣深知张扬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越想越觉得张扬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年纪轻轻,便展现出卓越的领导能力与务实的工作作风,在文丘县大刀阔斧搞改革、谋发展,带领百姓脱贫致富,盘活了一方经济。
青阳县能有今天,也离不开张扬当初打下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