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村会做木匠的很多,之前家里总也要做东西,找了几次不同的人家,手艺参差不齐。
后来为了方便,魏青琅亲自选定了手艺最好,人也老实本分的关家,固定合作。
关家几代都是做木匠的,关老汉今年五十多岁了,有两个儿子,也是以木匠手艺为生。
后面的两批几百个肥皂雕花模型,家里的躺椅和床,喂鳌虾的两条小船,贺舟的拐杖,以及山下工人们挑水的木桶,桌椅板凳,都是他们做的。
关家和魏家一样住村头,程霜和魏青琅进村也没引起村里几个人的注意。
关家一家人都在家里,大主顾来了关老汉很热情,叫儿媳端了茶出来。
寒暄几句,魏青琅直接拿出图纸说明来意,这次带来的图纸只是其中一半,和普通的酒楼的家具不同,他画的是偏现代的古风家具。
还有现代火锅店的卡座,和古风屏风隔断。
隔断把框架做出来,到时候再请一些书生作画装上去。
至于卡座家具,那是为火锅准备的,酒楼的三栋楼中有一栋是专门做火锅的,除了特制的桌椅,还要找铁匠打造一批烫火锅的炉子。
这里算起来其实也有火锅,不过被叫做暖锅,通常都是冬日里的时候将准备好的牛羊肉,丢到炉子里一起煮熟。
然后温上一壶酒,三五好友可以吃上半天,但不是边烫边吃,食材也很单一,调料更是没有。
他们手里有辣椒可以做调料和各种辣椒酱,还有这么多食材,这么好的商机怎么可能错过呢。
关老汉仔细看过后说能做是能做,但是数量太多他们父子三人做起来怕是要大半年,问两人做这么多是不是准备卖家具,看着造价不便宜,做出来估计没什么利润。
魏青琅直说了是要开酒楼,然后提议道,“我们是想把订单给你们,你们可以招人来一起做,给他们开工钱。”
这边魏青琅在谈事情,那边程霜和关老汉的小孙女在后面的羊圈里拿菜叶子喂羊。
两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羊浑身雪白特别可爱,让程霜想起了踏踏。
也想到了家里或许也该养些羊,以桃花林为分界,菜地那边的一面山还有很大的地方,养羊能给酒楼当食材,羊奶还能做羊奶皂。
事情谈完回家的时候,程霜就和魏青琅提起了这事, 养羊需要人手,如今家里三百五十多亩地开的差不多了,还要继续种菜。
养兔子,养鸡鸭,养鳌虾也都需要人手,这些人有些不够了。
两人商量后决定,回头还是再买一些人回来。
回到村里,发现家门口停着一辆马车,旁边站着个熟悉的身影,背手而立,正看着远处河面缓缓驶来的大船。
程霜从马车上蹦下来,“祝大公子怎么来了,难道是兰公子的伤出了什么问题吗?”
祝邵元转过身摇头,“泽兰还没醒,我安排了人照顾着,我今日来是送诊费的。”
在他身旁,站着个提着东西的随从。
把人请进院内,正在院中看书的贺舟,见来了人便起身对客人点了点头,拄着拐杖进屋了。
“这人是?” 祝邵元是早知道魏家人员情况的,成年男子也就魏青琅一个,好奇问了一句。
魏青琅道,“是我弟弟的师父,他腿前段时间受了点伤,住到了家里方便我家娘子为其医治。”
“原来是这样。” 祝邵元不疑有他。
随从将东西放下,祝邵元又拿出一百两银票。“这是程娘子的诊费。”
原本他是打算给一千两表示感谢的, 不过他爹说魏家不缺钱,给多了反而不好,便作罢了,多带了些东西过了。
程霜也不扭捏推辞,人家不缺钱,特地送过来总不好说多了,再找回人家百八十两的搞的两边都尴尬。
她把诊费收了,拿出了卢家送的好茶叶招待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