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集议之制
“域外的情况如何呢”
中原鬼国之中,
阴间宰执西门大夫询问出巡归来的鬼神,并对之前出口的各种鬼才表达关切。
何博沉吟一阵,然后告诉他,“实乃勃勃生机,万物竞发!”
“令人观之叹慰!”
“请问诸夏在域外的耕耘如何”
何博就说,“日益开垦拓荒,多有丰收,仓禀充足。”
“那请问诸夏在域外的治理如何”
“教化蛮夷,繁衍子孙,多集民智,革新弊政,是以国祚安稳。”
秦国域外立国百年,如今正要发展到鼎盛之时。
夏国虽有迟缓,但底蕴深厚,加之地理险要,以为天然屏障,所以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发生祸乱的概率并不高。
更不用提在私底下,
还有一群受到鬼神庇护的死鬼,能够昼夜不分的四处溜达,察其弊政,并在鬼神的宽仁放纵下,堂而皇之的发表各种言论,指摘朝野诸事了。
他们是黑户的身份,
朝廷派出来管制言论的酷吏,也没办法将之抓捕,于是只能忍耐、承受,然后在舆论的压力下,不得不做出一定的改善。
“这样一来,我算不算境外势力”
当邹衍他们精心炮制出来的“太平道”很快在夏国发展起来;
死鬼们也对秦、夏两国承平多年所沉积下来的隐患,到处表达不满时,
何博这样对自己的分身说。
那只大王八理直气壮的反问他,“这里是诸夏的地盘吗”
“是的。”
“输出鬼才的目的,不就是帮助这些人口不如中原繁盛,底蕴不如中原深厚,还要防备四周蛮夷渗透的支脉,变得更好吗”
“是这样的!”
“就目前为止,那些死鬼的嘴巴有说错话吗太平道宣扬的‘致天下太平’的主张,难道有错误吗”
何博摆了摆手。
“那你这算什么境外势力”大王八用自己的绿豆眼白了下本体,“更别说这里本就是你的地盘了!”
对何博来说,
真正的境外势力,应该是倒灌入陆地,侵占河道的海水吧
毕竟这是真能把何博灌傻的。
“也对!”何博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西门大夫在了解到域外诸国的情况平稳后,也露出了个放心的微笑。
总而言之,
诸夏好才是真的好!
他才不关心域外的那些蛮夷呢!
“这样的做法,也可以在中原执行吧”
随后,一直反对过分干涉阳世事物的西门大夫突然打破了自己的原则,主动向鬼神提前这件事。
允许死鬼在阳世活动一二,抨击弊政,谤讥市朝,闻天子之耳……
“你怎么会这样想呢”
何博看了他一眼,奇怪的问道。
在域外之所以为此,
是因为诸夏的支脉,在那里还需要发展。
那遍地乱跑的蛮夷,不是百年间就可以清除干净的。
一个文明要想长久的延续,百年光阴,也无非是夯实基础罢了。
而且在数百年的混居之下,
蛮夷会被教化,诸夏也难免会沾染胡风。
所以,
出口鬼才,允许他们利用自己身为死人的便利,去做一些事情,
就是弥补诸夏在域外的底蕴缺失,防止其在之后的漫漫时光中,不小心走上歪路,失去了本心。
先人们会用自己的行动告诉自己那活跃于阳世的子孙:
“你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祖先与你同在!”
如果子孙不肖的话,
那老祖宗就得重拳出击了!
但中原是诸夏祖地,是君子们土生土长的地方,完全没有类似的问题。
何况中原人口众多,人才辈出,总有新人胜过旧人,哪有需要老祖宗诈尸辛苦的地方呢
西门豹对此,只是叹息了一声说,“时代变了!”
阴间的规则,
在这数百年间,都因为人心而出现了一定变化,
又何况从秦时算起,已经大一统百年之久的人间
前些年的时候,
汉廷为了“盐铁专卖”的事情,百官公卿争吵剧烈,谁也无法说服谁。
于是到了最后,汉廷便遵循古老的制度,举行了一次“国人大会”——
所谓国人,
即先秦之时,同国君、贵人居于城中的民众,
他们同城外的“野人”相对,向诸侯侍奉周天子那样,侍奉自己城中的主君,但也因此拥有参政议政、乃至于废立君主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