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禹收回心绪,可不在意这些,佩戴好摄像头之后,他则是悠闲的靠在椅子上翻看着资料。
之前常水提供的资料是笼统性的,没有详细资料,而此刻警局提供的,案子事无巨细的全部都写在了上面。
受害者资料、死亡现场图片、调查方向、尸检报告……
厚厚的一叠资料,让人一看就很头疼。
李禹拥有着过目不忘的技能,所以翻看资料的速度很快。
不说一目十行,一目三行没什么问题,不过这样很费脑细胞,脑子用久了也会感觉到胀,李禹认为有时间,还是决定慢慢观看。
第一起杀人百合案,发生在2003年,也就是18年前的一个夏季,案发时间6月份,地点就在杭城。
死者名为邓炎,遇害时32岁,身份木材加工厂的一个老板。
死因,脖子被利刃划破。
案发地点是在家中,现场被凶手整理的很干净,并没有遗留下什么线索。
第二个死者受害于2005年,哈市,死者在哈市搞水产,被发现时,已经死在鱼箱之中,鲜血染红了整个水箱,一朵百合花漂浮在水上,死因同样是利刃。
哈市过去目前太远,而且时间过去太久,李禹是快速翻过。
他的主要目标还是集中在杭城的三个受害者身上。
遇害三人,这个数量也不少了,所以从这三人身上来进行挖掘凶手,也能找到一定的论证依据。
第二个在杭城遇害的,名为孔刚,遇害时间2013年,对方开了家中小企业,所做的方向是电子科技。
死亡现场是在杭城的一个桥洞之下。
第三个在杭城遇害的,就是最后一件案子发生的时间,2016年,死者名为周春。
周春开了家纺织厂,出事的时候,失踪了好几天,最终被找到时,是在郊区的一座废屋之中。
人已经死了超过三天。
值得一提的是,似乎凶手的犯案时间,都有一个天气特性,都是在下暴雨。
暴雨能够冲刷很多痕迹,增加很多取证难度。
从这一点来看,凶手都是有预谋的犯罪,而且都是蓄意已久。
就是不知道凶手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去锁定的受害者。
从纸面文件资料来看,当前七人相隔深渊,而且另外几个都是外省人,凶手的犯罪成本相当的大,如果不是因为仇恨,凶手没必要跨异地杀人。
如果有杀人嗜好,固定一个地区不就行了。
因此,从这一点可以断定,凶手的寻仇几率相当的高。
两者间,一定有深仇大恨,才会让凶手不顾一切的异地犯罪。
基本信息掌握。
那么现在就是要锁定凶手的区间画像。
同时,确认死者间一个联系,找出共同点,再锁定嫌疑人范围。
从平水警局提供的线索来看,很明显没有这些东西。
会议室中,只有李禹翻资料的声音,快速浏览完后,所有的资料李禹了如指掌。
还没开始,李禹就已经感觉困难重重。
要解决的问题太多。
凶手到底是什么身份,才能找到这些人,并且实施犯罪。
是结仇的话,凶手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获取到这些人的资料,然后精准犯罪的。
死者有普通人,也有一些自己做生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