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是一个强大,但是又限制颇多的技能。
除此之外,“故事之书”的另一个能力,则非常的有趣,罗林将其称之为“规则怪谈”。
罗林可以在“故事之书”中针对某些人或者某个地方写下某种规则,并选择用不同的方式令他们生效,第一种方法是消耗自身灵性,就像仲裁人途径的非凡者使用技能那样制定这些规则,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立刻让规则生效,缺点是规则强度取决于罗林自身的序列,而且会持续消耗罗林的灵性。
第二种使用方法则跟化身有些类似,是利用他人的信任,当相信这种规则存在的人达到了一定数量后,规则就会在现实中生效,规则针对的范围越大,针对的人越多、越强,生效的难度也就越大。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起效慢,优点是上限很高,而且不会消耗罗林的灵性。
同时无论是利用第一种还是第二种方法来建立规则,规则的使用本身都存在几个限制,第一使用对象存在一个上限,无法对拥有唯一性的人起效果,第二无法凭空创造出某种物质或者生命,第三无法改变生死,不能通过这种方式令死者复生。
“听上去跟审判者的能力很像啊,但是感觉更加有趣。”罗林捏着下巴想道,又不免叹了口气:“可惜无法无中生有,也不能逆转生死。”
“故事之书”的能力无疑是强大的,就这能力别说是序列5,说它是序列1的核心能力,恐怕都够格了。
正常来说,获得了这么强大的能力,罗林是会很高兴的,他也确实高兴。
但可惜也是真的,毕竟“故事之书”一旦没有使用限制,无论是用来复活普通人,还是通过它来捞太阳神,都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比如创造出一种复活他人的规则。
可惜限制摆在那,这条路显然行不通。
“不过毕竟只是序列5的能力,这已经很夸张了,确实也不能要求太多。”罗林在心底安慰了一下自己,接着他又不由想到了另一件事,捏着下巴在心底呢喃道:
“操控情绪,改写人格,干涉命运,建立规则约束他人,啧,混沌途径这能力明摆着是奔着把世界变成一个巨大的舞台去的啊!”
如果说“乐子人”与“演员”阶段是罗林自己表演,以自身作为舞台上的那个演员。
那么从“面具师”开始,显然就是一个从演员到导演的改变。
但直到目前为止,显然都只是局限在小范围内的表演,直到“化身”,看似“化身”阶段似乎又返补归真,从导演重新变成了演员,但是这一次的表演却直接牵扯进了大量的观众,让无数人成为了表演中的一部分。
他们看似是观众,却又是罗林手中让“化身”成真的工具,就像自以为自由,实际上背后却被丝线牢牢束缚的傀儡。
“剧本家”更是演都不演了,直接赋予了罗林干涉他人命运的能力,让罗林可以建立强行约束他人的规则,将整个世界变成某种意义上的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