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3章 这还能串起来?(2/2)

周奕敏锐地问道:“他们除了孟庆童,还有其他人”

众人纷纷点头。

踹门大哥说:“还有一个男的,看起来年轻点。”

“叫什么”

大哥摇摇头:“叫啥不知道,那人没给过我们名片。”

其中一人立刻说道:“姓陶,说话有一点本地口音。”

“嗯姓陶”周奕第一反应就是想到了那个坐过牢的陶聪,心说不会这么巧吧。

原本他已经不打算管这些人了,毕竟他们只能在这破楼蹲守,说明根本没有孟庆童的线索。

但是还有一个姓陶的本地口音年轻人,那这群人就还有价值,他决定查下陶聪的档案资料,找张证件照让他们认一认。

如果真是这个陶聪,那肯定比孟庆童这个外省人要好找很多,毕竟在本地有大量社会关系。

周奕跟乔家丽一商量,乔家丽觉得行,这群人在这里蹲这么久了,说明这里已经没有什么线索了,孟庆童肯定早跑了。

跟几人一说,最后踹门大哥和另一个男的跟随他们一起回了市局,剩下的人坚持在这里蹲着。

回到市局,乔家丽通过周奕提供的信息,很快就找到了这个陶聪的户籍资料。

把上面的照片给带回来的两人一看,两人脑袋点得跟捣蒜一样,说就是他,跟那个姓孟的一伙儿的。

周奕看了看照片上的陶聪,惊了。

这也太巧了吧,这还能串起来

这谁给安排的啊

本来他查陶聪,是想看看会不会跟之后的储蓄所劫杀案有关。

结果无心插柳,插到东海小区的案子来了。

周奕看看时间不早了,决定趁夜幕降临之前,去一趟这个陶聪家,了解一下情况。

两人马不停蹄地开车来到陶聪资料上的户籍地址,不是小区,而是一个大杂院。

像这种大杂院现在已经不多见了,都是早年间留下来的,陆小霜叔叔和奶奶住的就是这种大杂院。

这样的大杂院之所以能保留下来,纯粹是因为地理位置不佳,造小区轮不着,旧城改造不值当。

周奕见过,有些大杂院里能住二十几户人家,有的人家三代同堂挤在一间十几平米的小屋里,还有的为了增加活动面积,到处搭棚子。

厨房是搭的,厕所是没有的。

陆小霜就是,来了宏城后就一直住在搭出来的小小的阁楼里。

周奕先是绕着大杂院转了一圈,确定只有一个出入口,然后让乔家丽守在出口,自己进去。

因为他打算装同学,避免打草惊蛇。

一进大杂院,到处堆满了杂物,头顶上全是拉得乱七八糟的电线和晾衣绳,还有母鸡肆无忌惮的到处跑。

还住在这里的,基本就是两类人,舍不得搬的老人,和没钱搬走的穷人。

周奕看见一个晒咸菜的大妈,上前问了下。

大妈耳背,问了几句,就差说出“马什么梅”了。

还是一个大爷从屋里走出来,给周奕指了路。

周奕按图索骥,找到了陶家的位置,门口有个老太太正坐在那里,用一个老式的木头机器纺纱。

周奕已经有好多年没看见过这种老式手摇的纺纱机了,印象里这种还是自己小时候常见的。

“大娘,请问,陶聪是住这儿不”周奕走过去问道,同时视线往屋里看。

但即便是大白天,屋里还是很黑,看不清楚。

老太太停下手里的动作,看了看他。“你找哪个啊”

浓重的本地口音。

周奕也用本地话回答:“陶聪,我是他初中同学,正好路过,来看看他。”

老太太点了点头,扭头冲屋里喊道:“聪子,聪子,你同学来找你耍啦。”

周奕大喜,这货居然在家

老太太喊了两声,屋里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骂骂咧咧道:“喊啥喊,吵死了,觉都不让人睡。”

然后,黑乎乎的屋子里一个人影晃晃悠悠地走了出来,身上披着一件衣服,下身就一条内裤,显然刚从被窝里钻出来。

周奕打量了一下,比户籍资料上的照片还丑,小眼睛塌鼻梁,耸着个肩,歪着脑袋打量了下周奕。

“你哪个我他妈怎么不记得有你这么个傻狗同学啊。”陶聪嚣张地说。

“你不记得我了啊我三班的,你那时候不是喜欢我们班的韩佳佳吗还老是放学了在路上堵她。”周奕笑道。

@全本小说 . www.iqb9.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全本小说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