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行星总督的权力虽然大,但也并非完全没有限制。
毕竟,帝国虽然懒得管你内部怎么折腾,但如果你玩得太过火,比如搞出个混沌崇拜或者异形入侵,那审判庭或者阿斯塔特修会可就不会坐视不理了。
到那时候,行星总督的脑袋能不能保住,就得看帝皇的心情了。
而通常,帝皇的心情都不太好。
不过话说回来,大多数行星总督都很清楚自己的底线在哪里。
毕竟,帝国的税收官和审判官虽然不常来,但一旦来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所以,聪明的总督们通常会在享受权力的同时,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可能引来帝国关注的“红线”。
而陈曦所做的一切,以一个行星总督的标准来说简直是模范。
于是乎当援军抵达的时候,审判庭给他带来的不是什么责罚,反而是嘉奖,一枚帝国荣誉奖章(honorifica iperialis)。
这是颁发给有多次英勇行为的帝国将士的勋章,每一位获得它的人都会被视作天生的帝国英雄。
通常来说,这是颁发给星界军士兵的,陈曦作为一名审判官并无领受它的资格。
但出于种种考量,这枚勋章还是佩戴在了陈曦的胸口,作为他两次保卫国教圣地和帝国重要世界的奖励。
不过这对于陈曦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哪怕是给他一箩筐的泰拉之星,也不如多给他两个团的星界军援军来的实际。
但作为帝国的行星总督和审判官,他还是需要在表面上表现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好像他多么重视荣誉一样。
不过这些其实都是小事,真正重要的是援军抵达之后,对于这场计划之外的远征做出合适的战略安排。
前来支援的援军规模过于庞大,国教、审判庭、星界军和帝国海军,光是协同指挥就够让人头疼了。
与之相比,混在其中跟着一起来的十万贵族私兵倒是非常好安排,他们被陈曦一杆子支去了次星区内的另外两个移民星球。
因为兵力不足的关系,陈曦并没有为次星区内新开辟的两个殖民地提供什么援军,他们甚至连像样的驻军都没有。
换言之,这两个星球要么没事,要么一旦被太空死灵攻击,就是连抵抗都没有的状态。
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两个星球并没有受到攻击。
考虑到这两颗星球未来可能会成为重要的战略支点,在援军抵达之后他还是向这两个帝国世界派出了增援,即便那只是十万贵族私兵。
至于说剩下的百万圣战军和二十万星界军,陈曦没有让他们下船,而是打算等组建起来远征军指挥部,确定了战略方针之后,在考虑部队展开的事情。
毕竟,他们现在待在运输舰里一时半会并没有什么问题。
可要是在星球上展开了,这人吃马嚼的,消耗可就海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