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没办成的事情,却是被朱权轻轻松松就给办成了。
当初那些反对自己的朝臣,竟然没一个站出来反对朱权的。
这让老朱骄傲的心受到成吨的伤害。
“九江,你和小十七的关系好,知道他为什么要将都城迁到北平,而不是大宁吗?”
不管朱元璋怎么想都不明白朱权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毕竟真要是对比大宁可比现在的北平好太多了。
都是北方,其中难道还有什么差距不成?
若是刘伯温还在肯定会从风水学给朱元璋解释北平比大宁的好。
但李景龙不是刘基。
他只是咧嘴笑道:“嘿嘿!舅爷,这您就不知道了吧!”
看着朱元璋扬起的巴掌,赶忙往后退了两步,继续道:“陛下说其实大明迁都不迁都影响都不大,即便历史上的南京就没有绵延超过三代的皇朝对大明来说也不重要。
可陛下又说,迁都北平其实只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因为北平特殊的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朱元璋回头四下张望片刻,皱眉问道;“北平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殊的?”
他还真看不明白北平有什么特殊的,夏天燥热干旱,冬天寒冷,比起江南之地的应天府可是差太多了。
将国都建立在这种苦寒之地又能有什么好处?
难道是为了让皇族和朝臣吃苦不成?
就在朱元璋想到这里的时候,就见李景龙脸上露出崇拜的神色。
“嘿嘿”一笑,道:“舅爷,还有您不懂的事情啊?”
朱元璋眼睛一瞪,作势就要脱鞋。
或许是怕老朱大雪天脱鞋冻感冒了,李景龙赶紧做出投降状,解释道:“舅爷,别!你听完陛下当初在朝堂说的话就明白了。”
“废话,赶紧说。”朱元璋,没好气道。
李景龙又是“嘿嘿”笑道:“陛下当初在朝堂之上是这么说的,自古我华夏皇族一旦建国之后便会失去血性,甚至沉迷享乐。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都城之地太过安逸,哪怕就是两宋的国都也从没有受到过太大的威胁,这也就导致一旦有外族入侵,皇族第一时间想的便是迁都,到更加安全的地方去继续骄奢淫逸。
但朕不要大明也变成那样,咱们老朱家乃是数千年来得国最正的皇族,自然也要做历史上最勇的皇族。
所以朕要将都城迁徙到最危险的地方去,让后代子孙世世代代都记住一旦他们逃了,那无数的百姓就会面临生死威胁。
朕要大明后世皇帝都记住一句话‘凡我大明一朝不割地、不和亲、不纳贡、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听闻此言,朱元璋面色瞬间潮红起来,胸膛也在风雪之中剧烈起伏着。
他似乎看到了后世历代大明君王以身作则守国门的模样,似乎看到了大明历代君王皆是贤明之君的模样。
“好!好一个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
“好一个十七,咱…咱没看过他。”
“咱的大明有这般二代之君,必定能千秋万代…哈哈哈~”
这一刻的老朱胸中似乎有无尽的豪情要抒发出来,一生戎马的他,一生都在为朱家皇朝奋斗的他,似乎在这一刻彻底找到了宣泄口。
作为开国之君没有人能比老朱更加清楚朱权那句‘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以及‘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需要多强大的底气才能说出来。
甚至就凭这两句话,朱权就足以堪称华夏数千年来最有骨气的皇帝,甚至就连大明都能成为最有骨气的皇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