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府博州的玻璃杯,一经推出就俘获了诸多的高门客户,开在金陵和江南的店铺,每日都是熙熙攘攘的。
全德:“大人,金陵的铺子又来信催了。”
长安:“不用理他们,说好了一个月就五套,再多也没有。”
全德有些犹豫:“大人,咱们的窑口现在每日都能烧十余件玻璃,其实可以多给铺子一些的......”
长安:“物以稀为贵,限量的东西,才会被人一直惦记。”
“再说了,咱们当初和内监造说好的,开铺子只是为了赚些车马费,也能攒钱再研制新品,可不是为了赚钱的,懂吗?”
严格意义上来讲,官窑的东西是都是御制的,是供给宫里主子使用,或者是由他们赏人用的,随意变卖御制品,还会被问罪。
但凡事都讲究个特殊情况,比如遇到大灾了,或者是有重大的军事行动急需用钱了,国库一时捉襟见肘,宫里通常就会变卖官窑瓷器来筹钱。
好巧不巧的是,靖难时期,当今也用这样的法子筹措过军资,变卖过太祖的御赐之物。
再加上过去几年里的两次北征,朝廷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因此宫里对官窑制品的售卖,其实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只要别太过分,把该供给皇家的全都拉过去卖了,再或者闹出与民争利的事端,内监造都会替
而且售卖玻璃赚来的钱,有八成是给了当今的私库,剩下的两成,才是由内监造和博州官窑分润的。
全德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暗自唾弃自已见钱眼开,差点误了大事。
长安:“那些有瑕疵的,一定要砸碎了再掩埋。”
全德:“大人放心吧,每一件都是我亲自盯着的,保准一个碎片都出不去。”
长安:“对了,明晚我在珍馐阁设宴,你也一起来吧。”
全德:“那下官明日就不用午膳了,留着肚子晚上吃。”
长安:“那你干脆连早饭也别吃了......”
翌日晚间,长安作为请客的,早早就到了珍馐阁,掌柜的亲自将长安迎进了包厢。
长安:“上些招牌菜,再来几坛清酒。”
掌柜:“我们东家知道武大人要来,各色招牌菜的材料都准备了,还特意从青州府买了葡萄酒来。”
长安:“倒是让你们破费了。”
掌柜:“瞧您这话多见外,我们东家说了,武大人能来我们珍馐阁,那是蓬荜生辉,别说是从府城买酒了,就是去金陵采买也使得。”
长安:“那我就厚颜承情了,劳烦你们东家了。”
掌柜的从包厢出来后,并没有回屋里,就站在柜台里拨拉算盘。
没一会儿就看到本县几个大户的当家人,陆续都上了二楼。
账房:“掌柜的,那算盘不是那么拨拉的。”
掌柜:“哦哦,给你。”
然后又招呼一旁的店小二,“让厨房上菜吧,酒也送去,进屋后别多话,赶紧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