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一年多以后,向洋基本就要离开,张恪清不靠向他,还能靠向新来的省长不成?
这件事他不着急,慢慢来,张恪清会主动靠过来的。
离开了夏正东办公室,张恪清回到车上,拨打了陈栋邦的电话。
电话接通,听见周围有许多嘈杂的声音。
“陈省长,我这是打扰您工作了?”
陈栋邦的声音从电话里传出来:“没事儿,跟一些有意向的投资商洽谈呢,你等一下,我去旁边的房间,这儿有点乱。”
片刻后,那些杂音都消失了,陈栋邦继续说道:“恪清,我听说郑城这段时间,靠着金融投资赚了一大笔?咱们班子里,真正懂金融的就你一人,谁都比不了。”
他也不是恭维张恪清,而是在阐述事实。
其他常委的年纪都比张恪清大了十岁以上,年轻时他们也很少接触金融,岁数大了虽然开始接触,却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学习金融知识。
他还知道张恪清考上了郑城大学的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博士研究生,都四十多岁了,还在努力学习,同时也没有耽误工作,这点让他格外的钦佩。
张恪清笑着说道:“陈省长谬赞了,您管理的全省金融也不错,相关收入也是一直在增长。”
“对了,刚刚夏省长找我了,希望我跟您一起带领全省的国资一起投资金融。”
陈栋邦马上反应过来:“看来郑城这一次赚的是真的很多,有人这是眼红了。”
“行,那你说怎么干,我来协助你。”
金融确实是他这个常务副省长分管的,夏正东给出指示,他也不能拒绝,现在有张恪清一起,他倒是也没太担心。
张恪清却坚持说道:“陈省长,是我来协助您。”
无论是之前在郑城搭班子,还是现在从全省来看,陈栋邦在省委的排名都在张恪清之上,依然是张恪清的领导。
但其实陈栋邦能领导张恪清的也不多,张恪清这种主动退让,将功劳多分给自已的做法,也让陈栋邦格外的感动。
确实他想要一年多以后,谋求一个好位置,需要更多的政绩。
“恪清,多谢了。那我就挂个名,具体怎么做你来决定,我来签字,成功是我们一起,有什么问题,我来负责。”
陈栋邦也表态,他来负主要责任,且绝不会胡乱插手,给予张恪清完全的信任。
否则他对金融不擅长,但省里还是有一些相关的人才,未必就不能做好这件事。
张恪清也笑了,跟这种熟悉的人合作,就是省心,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勾心斗角。
这么大的事情,两人一个电话就定下来了。
又聊了一下细节之后,张恪清问道:“陈省长,这次去南粤招商,这么久都没回来,看来肯定是有许多企业都有意向了吧?”
陈栋邦哈哈大笑:“没错,这一次你都想不到,有意向的企业预期投资额有多少!你猜一下?”